上篇文章我们说到:区块链的链上扩容方法是什么? 下面来说说区块链的链下扩容方法是什么
链下扩容,是指不去改动区块链系统,就可以实现提升交易速度的目的。链下扩容的交易都是在链下进行处理的,不需要经过区块链系统。
链下扩容的主要方式有两种:闪电网络和雷电网络。二者的运行原理很相似,只是应用对象不同。
(1)闪电网络
闪电网络,是针对比特币的交易速度过慢提出的一种链下扩容方法。通过在系统中引人支付通道手段(智能合约)去实现比特币快速转账。例如,用户A想要与用户B进行交易,这个交易并不是直接通过比特币系统,而是用户A和用户B在链下拟定了一一个智能合约,用户A转账后,用户B就会进行交易。
其实,闪电网络引人的支付通道,就是在比特币系统主网之外,又构建了一个点对点网络,一些小额交易都可以在这个支付通道中进行。这样,不仅可以省去了链上交易的大量手续费,而且还不会占据区块内存、增加区块链的运行压力。
当然,支付通道的运行需要信任背书,毕竟用户之间是陌生人,没有信任基础。因此,闪电网络的运行原理就是:用户A和用户B之间想要建立支付通道,必须先抵押一部分资产。当支付通道建立后,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,将自己资金池的所有权进行承诺转让。这样,一方按照合约交易后,即使另方想要毁约,支付通道也会强制对方完成交易。若是两人之间需要频繁交易,那支付状态会直开启,直到二人决定结束交易,结算清楚后,这笔交易才被记录到主链上。
简单理解,闪电网络并不是每一次的交易 都需要去主区块链主网络进行验证,而是交易彻底结束后,才需要去验证记录。这就大大提升了交易速度,实现了闪电般的处理速度。
(2)雷电网络
雷电网络,主要是针对以太坊的交易速度慢提出的链下扩容方式。它的运行原理与闪电网络类似,都需要建立链下支付通道,同样需要抵押部分 资产生成余额证明。
当用户A和用户B的余额都富裕的情况下,双方可以链下进行无限制次数的交易。只有交易彻底结束后,才会在以太坊主链上验证记录。拓展知识点
从1MB到2GB的发展
区块链扩容的发展,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: 1MB、32MB 和2GB。1MB:这是在区块链诞生阶段,由中本聪临时决定限制的,本节开头讲过。32MB: 2018年8月1日,Bitcoin 的硬分叉产生了上限为8MB的“太子”(BCH)。后来,Bitcoin Cash团队再次升级了系统,区块上限提高到32MB。
2GB:由于对32MB的区块大小限制并不满意,以“澳本聪”Craig Wright为代表的Bitcoin SV团队,在2018年11月5月再次进行了硬分叉,将Bitcoin SV区块的上线提升为128MB。接着,2019年7月再次升级为2GB。这是迄今为止,最大的区块限制最大的一一次升级,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笔交易,而不会产生拥堵现象。
评论